阿嫲的长命百岁
/黄爱玲 – 富贵关怀文化礼仪管理部
星期日晚11点半,是该就寝准备隔天上班的时间,接到了姐姐的简讯:“阿嫲身体很弱,心跳只剩44,大家做好准备。”当下,第一个蹦出的想法不是“希望阿嫲可以熬过这关”,而是“阿嫲终于可以离开了吗?我希望她走”。
阿嫲已经90几岁,约10年前开始身体健康就每况愈下。跟很多老人一样,不过是跌了一跤,动了一次手术,余生就只能在轮椅上渡过了。慢慢地,阿嫲不再需要坐轮椅,不是因为情况好转,而是她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终日躺卧在床上。每日坐起的时间只有在洗澡和喂食的时候。

“皮包骨”过去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尤其青春期流行的“瘦就是美”时尚,总是用来形容那些身形让人嫉妒的女生。曾经,“我也好想皮包骨哦”。直到,在阿嫲身上见证到真正的皮包骨。不要说脂肪,但凡能在阿嫲的身上摸到一丝肉的触感,都能勉强感受到她的生命仍在持续,然而这都是奢侈的。
还有“鸡皮鹤发”。鸡皮都比阿嫲的皮肤好。每次摸她,都感受不到正常人该有的体温。皱纹,松垮,没有弹性已经不是问题,还容易受伤,经不起稍微的挤压和碰撞。只要不留神,阿嫲的皮肤就会因为睡姿或自己抓痒而出现大片淤血甚至破皮溃烂的情况。
失禁,却又常因为营养摄取不足导致便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为缺水缺营养的虚弱而需要到医院打点滴……然后又回到家里,继续躺在床上,不断轮回。
我不确定阿嫲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因为她几年前就失智了。所以照顾她变得更难。她不知道不吃不喝对自己不好,不知道大力抓痒会弄伤自己;或许知道,只是没有多余的心力去顾及。她已经不认得人,任何人的靠近都会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不止会拒绝照顾,还会对照顾者打骂。

我回了姐姐的简讯,第一次鼓起勇气说了真心话。姐姐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反驳。有这想法的应该不止我,只是我是家里唯一敢指出房间里有一头大象的人。
不止我家人,相信很多照顾者都有同样的经验和感受。真话不能随便说,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中华传统最强调孝道,百善孝为先。但到底“孝”是什么?这个“孝”背后与社会结构和运行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久病床前无孝子” 是在感叹多数的子女很难长期坚持对久病父母的照顾,所以,它真正的意思是“无论任何情况,子女都应该(必须)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这是一块沉重大石,压在很多子孙的身上。有多少人敢理直气壮地对外宣称,他/她不想当这样的孝子/孝女?
在现今的时代语境下,这句话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对照顾者的道德绑架;二、把照顾责任外判于个体,忽视集体社会责任;三、对安宁疗护的缺乏认识。
在普遍照顾者是亲人的情况下,社会对于“亲情”的过度美化和期许,很多时候都会形成一种道德绑架。前几年在香港读书时,那里连续发生了几宗照顾者不堪长期压力杀死照顾对象的例子,包括了夫杀妻、子弑母、或父杀子的情况,加深了我对照顾者需求的关注。社会允许病床前的孝子/女有拒绝照顾的权利吗?哪怕照顾了,社会可以体谅他们也会疲累、有情绪吗?当年讨论是否把阿嫲安置在养老院时,爸爸第一个反应是“让人家知道我把妈妈送老人院会怎么看我?”多少子女在这个问题的考量上会先重视旁人观感多于父母和自己的实际需求?

社会普遍的善心会用在无家人的孤儿或老人身上,只要得知对方有家庭就会很常先质问“为什么家人没有照顾?”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已经习惯性把照顾责任单一归诸于个别家庭身上。但我们都有缴税的义务,需要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付出,共同维持社会的秩序运行。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没有在“工作”的家庭主妇,也因为培育和照顾子女而为社会延续生命和提供人力资源。既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需要对社会负责,那为什么社会却不需要对个人的晚年或病患负责?凭什么照顾的责任只由亲人承担呢?现有的政府组织或民间机构,在这方面的资源少得可怜。久病床前本来就不该“只有”孝子。
而且,久病床前也不该只有“照顾者”这个选项。不久前,我给大学老师的母亲和室友的姑姑主持了丧礼。老师在追思文中透露,母亲身前曾表示不希望自己在久病卧床的情况下离世;室友说姑姑得知自己癌症末期后,很快就决定放弃只会延续她痛苦的无效治疗。若不是阿嫲已失去沟通能力,我这几年最想问她的是“你想这样继续下去吗?”相较于无限轮回的抢救和苟延残喘,或许阿嫲更需要的是安宁疗护——在各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协助下缓解末期老人或病患的各种不适症状,尽可能让他们在无痛、舒适、尊严的情况下回归「自然死」(allow natural death)的过程。暂且不论我国在安宁疗护资源的严重欠缺,在社会普遍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子女们要提出这个想法都要面对很大社会压力。
星期一上班的路上,妈妈发来简讯,说阿嫲情况稳定下来了。我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反而更沉重了。我不要阿嫲长命百岁,只希望她可以舒服且有尊严地离开。
富贵关怀礼仪与文化管理部
钻研中华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与发展,着重于社会殡葬文化的始源,从古文化借鉴及演变;从而滋养富贵殡葬服务的发展、耕耘、深耕及拓展。
作者简介
黄爱玲,富贵关怀礼仪与文化管理部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多年写作与研究经验。现为报章专栏作者,长年于港台网路平台发表文章。
【爱长在】云水僧 / 陪伴一生
【爱长在】云水僧 / 陪伴一生 生活中,有些时候,看到感人的画面。总是不由自主的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拍下刹那感动。所拍下的照片,有时作为教学用途,有时为了写稿,但,更多时候是给予自己对生命的启发,生活的态度。...
长照路上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长照路上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走进长照现场,你会看到孝顺吗? 在传统文化中,最容易被外来者的评论包围, 让人坠入无法自拔的伦理绑架中, 若要继续在长照的路上活得自在,首先必须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若亲人病倒了,这个照顾的责任该由谁负责呢? 如何好好的面对病人,如何好好的面对自己, 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 长照路上不忧心,让自己安心? 或许我们该思考长照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痛苦还是解脱? 生命咖啡馆直播: 日期:05.12.2020 (星期六) 时间: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Facebook Live...
边缘过往成就现在,生命影响生命
邊緣過往成就現在, 生命影響生命 分享嘉賓:Zoel Ng 伍玥瑩,个人公共形象管理 与 组织永续经营管理策略师, 伍玥瑩,一个出生在黑三代家族中的槟城女孩。 少年时因为不懂得自爱,也不喜欢学习,时常逃课,被校方视为坏学生。 她在学校里找不到归属感,于是开始流连在电子游戏机场所,有一次更因为打架而被停学。 她曾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也想放弃生命。 但在最重要的关口,她遇见了生命中的天使, 她去了一家青年发展中心学习爵士鼓,并在过程中遇到一群追梦人。...
富贵爱心基金会·捐两万份干粮暖弱势
富贵爱心基金会·捐两万份干粮暖弱势 (吉隆坡20日讯)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许多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行动管制令之下失去生计。对此,富贵集团通过旗下的富贵爱心基金会推出“富贵与你同在系列之人间处处有温情——物资、干粮与口罩施赠活动”,捐出2万份干粮给各州急需生活救济的人民。 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秉持着一贯的“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企业精神与一颗乐善好施的心肠。该计划将不分种族与国籍捐赠每份价值120至150令吉之间救济物品,总计花费逾300万令吉。...
事前规划
事前规划五大优势
事前规划五大优势 为自己做好事前规划 承担葬礼的经济责任 当不幸事情发生时,葬礼仪式的经济负担就会落在你家人身上。一般葬礼收费均在2万令吉以上(不包括福地或骨灰位),假如你没有事前规划,你的家人会因这突如其来的大笔开销而手足无措。如果你做好事前规划,你就能为自己的临终事项买单,有备无患。 充足时间和空间做出思考 事前规划可以让你在做出决定前,有充足的时间评估不同殡葬业者的服务与价格。而不是等到意外发生时,你的家人在承受着压力和悲伤情绪下做出不必要的选择。另外,事前规划也可让你和家人有商有量,做出满意的决定。...
富贵集团捐献马币800万医疗配备物资 支援前线人员与低收入群
富贵集团捐献马币800万医疗配备物资 支援前线人员与低收入群02 Apr 2020 (吉隆坡讯)病毒无情,但人间有情。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大马政府机构、私人企业、社会大众等积极捐资捐物,助力大马共抗疫情。 富贵集团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在全民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期,与人民风雨同舟,共渡这一场漫长的战役。 在全国确诊病例急剧增加,导致抗击疫情的医疗防护物资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甚至 需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医疗配备,以应付当下严峻的短缺情况。 富贵集团创办人兼 执行主席丹斯里邝汉光得知后,开始到处张罗所需用品,并爱心捐赠一批医疗配备,...
为什么要点灯供佛?
为什么要点灯供佛? 灯,在佛教中又称作“灯明”、“明灯”,意指供奉于佛前的灯火,有油火、蜡烛火等类,为点燃灯火,以取光明之意。灯为佛教六种供具之一,与香花、饮食等均被广用为供养尊仪之资具。灯可分二种:一为仅用于礼拜、诵经时;二为不分昼夜,恒常点燃的“长明灯”。 点灯,乃智慧、光明之象征。点灯供佛,其意义即是通过在佛前供灯来点燃我们内心的“自性灯”,提醒我们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痴,使我们通向智慧、光明的彼岸。...
生基的典故
生基的典故 自古以来,生基风水之法是师徒秘传,因为其在风水的作用非常显著,为避免滥用等道德问题,通常不公开外传。古代风水之术只有帝王将相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使用,历代皇帝多在登位后即开始请风水名师寻找风水龙穴,再择日动土造筑生基陵寝,希望通过生基风水的力量来添寿增势,保住江山永固。 自唐朝之后,造生基持续历经至宋朝、元朝、明朝及清朝等朝代,乃至现代的台湾、港澳、中国、新马一带。许多人为达到催官、求功名、添福添寿、求婚姻、求子、启智及招财补运之目的,而聘请风水师择地筑造生基。...
神主牌位的意义
神主牌位的意义 华人相当重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敬天敬祖可说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信仰,像是清明节是传统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祭祖扫墓。在农业社会的时候,一般人大多都会在厅堂上供奉祖先的牌位,神主牌上大多写着<显考某某公 >或<显妣某某夫人 >等字。 有关神主牌位的由来,起源于周朝。史记周本纪云:“周武王为文王木主,载以伐纣”。民间则喜欢把神主牌位的由来归给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丁兰“刻木事亲”。相传汉代丁兰事亲至孝,父母却不幸早逝,丁兰思亲心切,逐以木头雕刻父母偶像,供奉于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