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迎来了虎年,这几天大家为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概也忙到不可开交吧!不过在过年之前,别忘了先掌握一些除夕至十五的一些习俗噢!
【除夕夜合家庆团圆】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当晚,一家人会通宵“守岁”到天明,祈求父母及长者长命百岁。
【初一拜年“新年好”】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从一句喜气洋洋的问候开始吧!
大年初一挨家挨户拜年是一种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不仅是一种问候,还是一种祝福。拜年吉祥话后,长辈也会给晚辈红包,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万事顺心。
【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
【初三在家睡到饱】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迎接灶王爷】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因此也不宜远出,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初五开市接财神】
大年初五又被称为“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同时,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
【初六千家送穷鬼】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人日捞鱼生】
大年初七,被称为“人日”,也就是人人都生日,先祝大家生日快乐,心想事成!
人日是怎样来的呢?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传统说法中,如果初七天气晴朗,代表人身安适;但若碰上阴雨,就意味著疾病的产生。初七要尽量避免远足外出。


【初八谷日惜粮食】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天公寿诞】
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习惯以隆重的仪式来庆祝天公的生日,从子夜零到四时会放鞭炮,接著摆设祭坛,同时放置丰富的牲礼素果来祭拜。
【初十祭石头生辰】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著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岳父请女婿】
大年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 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 “十一请子婿” 。
【十二至十四为元宵做准备】
过了大年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在这一天大马的某些地区,尤其是槟城会有 “抛柑” 的节目,源自闽南的民间顺口溜– “掷柑嫁好尪” ,指抛柑可以嫁到好夫婿的意思。而,一些地区的 “抛柑” 仪式,是让单身男女趁这个节日结识良缘。
元宵节,只要有爱环绕身边,便是团圆。祝元宵平安喜乐!
看了以上简单明了的新年习俗,是不是长知识了呢?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习俗都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我们也不需要太过迷信。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只要活得快乐就好。
好啦!在这里先恭祝大家:新年大吉,虎年行大运!兴旺发!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我从她眼里看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期待儿子能够回家的渴望。我相信她从我拖着行李离去的那一刻,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所有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一直想要离开家的背影,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离别当中,我们才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道爱、道谢、道歉及道别,因为我们知道道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那回来看到爱这件事情,它就会更有意义。”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Jessica认为,死亡,不过是人换了个方式,以绝大数人看不见的灵魂形态存在着。当灵魂来托梦或与她沟通时,他们呈现的样子通常是生前的样子,他们穿生前喜欢的衣服,保有生前的脾气和个性;他们会像生前一样关心生活琐事,他们对家属的关心并没有减少。反而,灵魂会先放下许多物质上的牵绊,例如金钱、房子和车子,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安好,有否感受到爱与关怀。灵魂经常回头思考,如果有机会再回来,他们会以更柔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不是责备。
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好好爱自己
他表示,家人是最难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的一群,只是看谁比较大声。但如果生起慈悲心,聆听家人的声音,其次利用沟通技巧,聆听,中间才加入一些置入性广告(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受用的方法。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清明追思
事实上,扫墓是追思,并非追悔。转个念头,扫墓是透过先人来认识自己的存在,而且珍惜当下的想法和清明祭祖的文化也毫无冲突。后人与祖宗素未谋面却是血脉相连,唯有祭祖之时,才深刻感知自己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认识四道人生
换言之,四道人生的词典里不单单是「谢谢你」、「再见了」、「对不起」、「我爱你」,可以是千言万语,又或是片言只语。当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四道人生会是日常生活中最健康、最天然的保健品:弥补原先破碎的关系,升华本就亲密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