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飞:

爱,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爱,该如何表达呢?对于含蓄内敛的爸爸而言,内心的情感更为深沉,不轻易直白地表达爱。如果爱必须透过言语传达,那么这些爸爸难免会感到别扭和尴尬,甚至孩子们也会全身鸡皮疙瘩了吧!其实,爱的表现方式有千姿百态,内敛的爸爸即使不动声色,父爱也能胜过千言万语。因此,不说“爱”也没关系,可改用行动来表达!爸爸们,加油!

黄一飞俩父子的内心对话:懂的都懂

在那个依然使用衣架和鸡毛扫教育孩子的年代,为人父亲的都是辛苦工作,养育成群的儿女,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探讨爱的教育为何物,所以当时大家都是严父的形象。“打是疼,骂是爱”就是当时黄一飞爸爸给予孩子的爱的教育。“不乖,就打你、骂你咯,有时就让你跪神台。”黄一飞不假思索道出儿时记忆。“你感受到他(爸爸)是爱你的吗?”他自问自答到:“我觉得这也是个爱的表现,只是他们不擅长如何用言语表达。”他补充:“当然,他不骂我们,不打我们的时候,也是爱着我们的。”认真却不失温馨笑意的一番补充。那个年代的爸爸们,很多都是披着一条写着“祝君早安”的毛巾做着蓝领工作,在个人成长背景以及辛苦工作的环境下,养成他们粗旷豪爽的性格,同时在孩子面前也树立了严父的形象。

当孩子习惯了爸爸严肃内敛的爱时,自然而然也会把对爸爸的情感埋藏在心底。黄一飞笑着说:“如果我要跟我的爸爸讲比较肉麻的话,(我)都会鸡皮疙瘩。”俩父子都是不习惯用言语表达对彼此的爱,身为孩子的黄一飞就认为,用行动来表达会更合适。“我们会用行动咯,比如说带他出去吃东西、带他出去玩,他接受你的应约,就是接受你的心意,也就是接受了你的爱。因为他的朋友是很难叫到他出去的。”确实如此,千言万语的爱听在耳里,可是一举一动的爱传进心里。俩父子能够选择以这种简单却不失真挚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关爱,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的模式。即使没有说出与“爱”有关的字眼,父子间也能互相明白,套用现代人常用的网络语言,就是“懂的都懂”。

父子之间说爱很别扭?由老婆和女儿代劳!

除了带着爸爸出去吃喝玩乐来表达对他的心意,黄一飞也让女儿充当外交官,替自己对严肃的爸爸传达心中的爱。“有意识地让女儿亲近阿公阿嬷。这个外交的东西,就让女儿去做。” 黄一飞透露,这方式有利于父子间的感情升温,同时让一家其乐融融。看着女儿牵着、挽着阿公的手,黄一飞感受到自己仿佛也在牵着爸爸,而爸爸也看出了这是一飞的心意。“因为那个时候,那个年代,我没办法跟他手牵手,但是现在,我能让女儿去做,让女儿去牵。”想到自己“借手牵父”的成果,黄一飞语带满足的解释。

他表示,虽然自己的爸爸是个严父,但是在孙女面前却是个温柔的铁汉子。孙女探望他的时候,他的欢喜和快乐是无法隐藏的。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对严父表达心意,黄一飞坦承自己在这方面是个后知后觉的儿子,但也庆幸自己及时作出改变。牵着爸爸的手去尝美食、带着女儿向他嘘寒问暖、教女儿福建话让祖孙俩也能够沟通等等。虽然如今父亲已不在了,但是他感恩在自己的生命里仍然能够和父亲用另一种方式相互道爱,不致于留下遗憾。

上一代爱的教育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以影响一世

对于自己作出的改变,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坚定地说:“上一代爱的教育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以影响一世。” 他自若地再补充,“你问我什么时候想要改变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表达,我觉得是自然而然的啦。”黄一飞之所以后知后觉,是因为那个年代以“打是疼,骂是爱”作为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已经根深蒂固。然而,他逐渐发现,原来还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传达爱,让欢声笑语取代严肃气氛。爸爸不在了,黄一飞将这份付诸于行动的爱延续在妈妈身上。

他回想过去,一开始积极地跟严肃的爸爸多了一些言语和肢体上的交流或多或少会担心他不习惯,但是他语带肯定地说:“其实我们真的可以这样改变,问题是看你愿不愿意,要不要去做。”“我还在修行,还在学习怎么做得更好,但是我做得很欢喜。趁还来得及,就去做罢了,做就对了!”一番话道出生命的感悟或许就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持续修行,始终学习,创造未知的美好。

黄一飞认为,这个年代的父母是相当有幸的,因为能够制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全面的教育。相较于60年代,如今的生活环境已大有改善,父子间可以透过许多方式表达关心。他直言:“爱的教育不是单单用口说的,也要在生活中用行动来酝酿”。加班迟回家可以发一则简讯,远在他乡工作可以利用视频通话,这些简单的举动在昔日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如今能够轻而易举做到,何乐而不为之?当内敛的爸爸不懂得如何用行动表达爱时,身为孩子的我们可以采取主动,甚至效仿黄一飞让孩子们代劳。

爱的理性教育:再富也要穷孩子!

与上几个年代相比,现代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已是大有不同。极少数仍会严厉的打骂,更多的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从小便拥有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生活相当奢侈。对此,黄一飞毫不犹豫地说:“再富也要穷孩子!”。他意味深长地表示,希望女儿多参与他的工作,多一些生活的历练,亲身体验财富得来不易。尽管他和女儿的相处模式是充满欢乐的,可以是师生、是情人、是朋友的关系,但最终依然需要带着父亲的威严引领女儿正向思考,会善于理财,能独立生活。

“我不想她看到我有钱,却看不到我背后的辛苦。如果她不能明白钱难赚,她很难照顾好自己。”此刻的黄一飞用着柔和的语气,透露着自己身为爸爸挂心孩子的感受。为了让女儿真真切切明白自己的心意,黄一飞聘请女儿当助理,甚至放贷让女儿出国,总之要确保自己不轻易资助女儿基本需求以外的费用。问能为这位小助理的工作表现打分吗?他笑了笑,打趣说到“她还是做女儿比较好啦!”俩父女温馨的相处方式,时刻温热对方的生命,成为往后岁月不可磨灭的记忆。

家喻户晓传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那爸爸呢?

家家户户传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仿佛遗漏了爸爸这号人物。本以为黄一飞会替爸爸的角色打抱不平,不料,他对该作词人给予崇高的肯定,说:“那个作词人一定是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的好,才会写这首歌的,对吧?” 他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不忘顺道对小喵表白,“这表示他的爸爸娶了一个好老婆,就好像我一样。”他接着撒糖:“我很高兴,他(指「世上只有妈妈好」作词人)歌颂着我的老婆咧!”

歌名让我们简单快速了解曲中之意,若要细细体会真正的含义,则需要从多个角度理解,包括创作人的本意。正如黄一飞本身也创作了一首福建歌曲,歌名为“我是你老爸”,对于不知情的人会觉得这首歌听起来似乎是强调爸爸的威严,实则上却是爸爸疼爱女儿的话语。黄一飞温和而坚定地说:“「我是你老爸」听起来很有威严,像是在骂人。但是我有了孩子之后,我感受到「我是你老爸」代表着三个字——我爱你。”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谈及死亡,大家都会很自然地把焦点放在痛苦和悲伤的情绪。当我们在死神面前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忽略了其他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那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有晢法师的演讲。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日期:2024年10月18日(五) 时间:8:00p.m. 地点:巴生允中堂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EJ6Qa-a7kPhHEeb8HEwBN2YSGxromw9HncwjuqFiTBgoajg/closedform...

了解更多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本期生命咖啡馆请来了宝康医院临床肿瘤顾问医生林允威医生,讲解守护乳房健康的重要性,并另由粉红丝带健康基金会教师林凤琴分享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日期:2024年10月4日(五) 时间:7:3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dqVo8EN1TwMN2mvx8...

了解更多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不让癌症在一夜之间就摧毁了人体的健康,就要检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否做得足够。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比起抱着侥幸的心态,实际行动才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享受健康无忧人生。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日期:2024年9月7日(六) 时间:2:3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了解更多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开口跟爸妈或孩子谈生死并不容易,但总比错过了以后不知所措来得周全。透过一些日常的安排,可以自然地帮助彼此越过死亡话题的鸿沟,互诉生命终期的想法,让两代人更懂得把握当下。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日期:2024年8月6日(二) 时间:晚上8点 地点:八打灵再也SS3佛光山滴水坊...

了解更多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资深医生的对谈会,守望癌症患者与家属,教导家属如何从旁协助减少癌患的痛楚,守护末期病人的生命质量。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7月21日(日) 时间:早上11点 地点:大城堡城邦阅读花园1楼〈阅心〉...

了解更多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一个是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主席兼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知展,一个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医生林仁吉,他们每天都会面对与上天讨价还价的病患,希望可以争取多一些时间,希望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痛苦的离去。虽然治疗医人是他们的职责,但要如何在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中,宣判病人的死期,同时让病人可以在爱中离开,却是医生的功课。

了解更多
七七四十九——怎么祭拜才对呢?

七七四十九——怎么祭拜才对呢?

你有没有听说过人死后有「头七/尾七」、要拜足七七四十九天,甚至往生者会在头七回魂等?到底这个说法的源头是什么,家人离世后我们该怎么做祭拜仪式呢?不做有什么后果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