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勇《哀伤疗遇》工作坊 艺术抚慰丧亲之痛

黄俊勇《哀伤疗遇》工作坊 艺术抚慰丧亲之痛

随着艺术抚慰工作坊圆满结束,参加者都带著互相祝福的心情满载而归,并在工作坊结束前合影。   注册艺术治疗师黄俊勇带领的《哀伤疗遇~沙游曼陀罗》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圆满结束,心有千千结的参加者最后都带着互相祝福的心情满载而归。 星洲日报《活力副刊》与富贵集团联合主办的“生命咖啡馆”系列活动第五场《哀伤疗遇~沙游曼陀罗》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于昨午在吉隆坡富贵生命馆举行。   这场工作坊是免费报名,让近期内面对失去亲人的人士,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找到情感的宣泄与自我疗愈。  ...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有晢法师表示,生与死就只是一口气的事,与其为了不知何时会死而担忧,不如把专注都放在生命期,有生必有死,好好的过每一天,好好安顿生活,完成一个不留遗憾的生命期……   面对无法预知的死亡,人们对于死神的出现或许有两种相反反应,恐惧与期待;恐惧,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还有太多的事情未做,而期待是因为生命、生活太难了,不如就一死一了百了。   但无论是恐惧或期待死神的来临,我们总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爱人、好好爱自己,好好过日子,导致最后让自己带着遗憾与死神相会。  ...
《灵宝济度冥途路引》—— 通往身后世界的通行证

《灵宝济度冥途路引》—— 通往身后世界的通行证

道教丧礼上,师父们会在进行了特定仪式后在往生者身上放一张俗称「路票」的东西。此外,每年清明、重阳,大众到神料店买用来祭拜先人的纸扎和衣箱时,店家通常也会随之附上「路票」。到底「路票」是什么?又该在何时使用呢?   「路票」是师父们发给往生者的通行证,确保他们在通往身后世界的路上畅行无阻。因此,「路票」会写上往生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生卒年、籍贯、地址。路票本该只适用于丧礼,往后的祭拜,在烧纸扎品和衣箱时是不需要的。这很可能是因为在传用过程中,「路票」被延伸理解至「封条」的用途,确保纸扎品和衣箱可以去到先人手上。...
丧礼上缩回去的一小步,是一条百年鸿沟

丧礼上缩回去的一小步,是一条百年鸿沟

我喜欢司仪这份工作,无论规模大小、服务对象的身份地位高低,丧礼现场都是一个可以见识生命百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场域。每一次见证人们与亲爱之人的离别,有者肝肠寸断;有者云淡风轻,尽管司仪在过程中可以起到的安抚作用有限,最后一哩路,我相信“有人陪伴”是很重要的事。这也是我对于这份工作的意义认可所在。   与此同时,华人传统丧礼现场也是一个经常性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场域,因为作为女性,我时刻都清楚地意识到各种性别歧视的礼俗文化和细节。  ...
当生命走到最后

当生命走到最后

打从娘胎出生以来,我们的成长过程,不外就是从学习开始。学习来到这个世界上,如何好好生存下去。幼时学会喝奶、翻身、爬行到走路;少时上学、交朋友、办活动;直到长大外出工作,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深造等等。在生活上,我们都在学习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许多人教我们怎么活著,怎么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可以如何做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