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说老病死系列(四之一)

女儿病逝前对黄诗喻说:有你做我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新福的女孩      

by萧婷文

 

黄诗喻的养母去世后,她一度自责没照顾好母亲,又担心女儿的角色做得不称职。抚平丧亲之痛后,她了解到生死教育很重要,且必须从孩子开始做起,否则,一旦误植观念,对人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自此,她开始和3个孩子说生死。孩子小时候,她给他们说绘本,并让孩子了解到,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必定经过老和病的过程,“我没有很刻意去做生死教育,像读到意外死亡新闻、电影电视剧里的情节,或从花草树木到昆虫,都可用来轻松展开死亡教育的话题。”黄诗喻告诉孩子,不仅人会死,凡是有生命的物体,死亡都是其终点,那是必然的过程,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孩子好奇的问妈妈,人死后会去哪里?她很坦然地告诉孩子,“妈妈也不知道,这是没有人可以回答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有宗教信仰,那就跟随信仰说的。”

 

从小灌输孩子生病教育

2017年12月20日,家里养了多年的两只金龙鱼死了,小孩特难过,大姐陈映妃带领弟妹为金龙鱼做葬礼。跟邻居借了小锄头,在后院挖了坑,接着用白布包裹把鱼起来,再跟鱼儿做告别仪式。大姐为鱼儿祈福,祈愿它们早日投胎,才埋葬鱼儿。最后,还用树枝绑了一个十字架插在“坟”前。他们不是基督教徒,只是,孩子认为十字架是一个祝福与保佑的象征。看到孩子对死亡的举动,妈妈很感动,并相信孩子对死亡已有足够的理解能力。

与此同时,15岁的映妃感到身体不适,怀疑患癌,直到2018年2月农历新年期间,才被确诊罹患第二期淋巴癌。当时,小女孩以为癌症和其他病一样,只要治疗就会好起来。上网阅读了许多相关资料后,她开始害怕,于是问黄诗喻:“妈妈,我会不会死?”她无从回答,只是拥抱女儿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妈妈一定会陪伴在你身边。”

做了第二次化疗后,映妃开始脱头发,就像在电视看到的一模一样,那天,她梳头时一大把头发脱落下来,被梳子上沾黏着的头发吓着,不自禁地发出尖叫声。

 

剃光头,自己来!

同年5月9日,她决定剃光头,并坚持第一刀由自己来,然后才交给妈妈剃光。接下来,头发一长她就自己剃掉。顶着光头,映妃轻松自在,从不担心别人的目光。她知道化疗过程很辛苦,且要自己承受,可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是一体的,当我的身体疼痛时,你的心也在痛。”

映妃在治疗期间停课6个月,黄诗喻鼓励两个孩子要像平常一样,和姐姐维持正常的互动。她跟他们解释姐姐患上淋巴癌,需要做化疗,医生说结果未必理想,但姐姐会尽力抗癌,所以,他们也要有心理准备,万一姐姐真的离开,那就祝福她。

说起来轻松,事情发生时,一家人依然心如刀割。映妃在2019年3月21日傍晚因肺积水入院抽水时不治。从确诊到死亡,才短短的15个月,妹妹和弟弟没有想过姐姐会这么快离开他们。

对于姐姐的死亡,10岁的弟弟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哀伤。他在葬礼上问妈妈姐姐是不是真的死了?黄诗喻笃定地说:“是的,姐姐死了,她不会回来了。”她告诉儿子,现实中的死亡没有第二次机会,绝对不像他打电动游戏发生的死亡那样,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复活。

 

弟妹仍会悲伤

弟弟曾在绘本看到人死了会变小天使,于是要妈妈带他去美国装翅膀,因为他要飞上去天堂找姐姐。妈妈跟孩子说,姐姐一直活在他们心里,永远没有离开。有天,弟弟又问妈妈能不能带他去美国找科学家,因为他想让妈妈吃一颗永远会停留在39岁的药。当时,妈妈回答说,世界上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药。某个晚上,她睡在儿子身边时问他是不是担心妈妈会死,小孩背对妈妈没有说话,尔后转过身,妈妈看见弟弟的脸上有泪痕。

妹妹的同学知道姐姐去世后,安慰道:“没关系,我公公也死了。”妹妹当时报以微笑,可回到家后跟妈妈说,人老了才死比较正常,但姐姐才17岁,而且很优秀,是医生粗心,姐姐才会那么快死去。她跟女儿解说,生命本无常,然而,他们在姐姐活着时给予的陪伴与支持,便是爱的表现,那已经足够了。

“因为很爱,所以不舍。”黄诗喻在女儿过世后,回想起来还是会落泪,但她知道那眼泪并不是因悲伤而落下,而是不舍。映妃去世前曾问妈妈“你知道爱的力量有多大吗?”她告诉妈妈,虽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但她知道自己能活到现在,是因为妈妈无条件的爱。

孩子离开前跟妈妈说:“妈妈,我非常爱你,有你做我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可见,孩子对母亲的爱,亦然。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8-02